10月26日,賣好車召開了盛大的發布會,在汽車這個“源遠流長”的傳統行業,賣好車從金融切入,讓這個三十多年未曾改變的行業有了新氣象,卻也被逼著不能再像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輕快跳脫。
賣好車去年的月復合增長率是32%,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,預計在今年可以占到新車流通市場的1%。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說:賣好車是真正的汽車B2B。
3年時間,從買好車到賣好車,從toC到toB,從交易開始又回到交易,李研珠的團隊走過的并不是一個圓,而是在螺旋著上升。
李研珠還是把自己當做互聯網人,所以思維邏輯和語言風格并沒有什么大的變化。
2015年底到2016年中,很長的時間,他用了很大的決心才下了決定,把自己從toC轉到toB。
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,他自己沒有toB的經歷:你說一個做淘寶,做蘑菇街的人出來,進入汽車行業,怎么會想到去做toB呢?他甚至想過:如果轉toB,我沒有了經驗,這個公司還需要我干什么?
他還去外面找了有沒有做toB端比較好的人,轉了一圈決定還是自己來,但必須逼著自己做很多的變化。
“toC端有很多的想法,就是我先怎么樣做一些花哨的東西,然后再去獲得利潤。當每次有這樣的想法我先把自己按住,不準往那邊想,這是不對的。”
李研珠在江湖上因toC玩得好而有名。這樣的轉變等于把過去所有的經驗全部否定掉了。不斷地否定自己,讓他有了“前面這么多年白過了”的感覺。
金融是個切入口
他們用了最笨的辦法尋找新模式,讓員工跟著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做記錄:主機廠在做什么,4S店在做什么,經銷商在做什么。
賣車過程中他們也發現,每天大家都在為一些相同的問題而煩惱:哪里有車源?定金怎么付?車子運到哪兒了?
賣好車想要在這個行業有一席之地,就必須瞄準這些行業痛點,最后他們選擇了汽車金融作為切入口。
供應鏈金融是一個成熟玩法,而且整個行業的大的趨勢實際上是往B端在走,像美國市場是B2B做得很好,然后toC才發展起來的,中國需要補票。
轉型之后,李研珠發現:不管是toC還是toB,有些東西還是不變的,那就是跟什么人談的都是生意,都是利益。消費者的利益會偏干性,虛幻的利益多一些,對于B端來說就是實際的利益多一些。
所以李研珠會經常提醒自己:這是個虛的利益嗎?如果是虛的利益,那么就停,不要往這個方向想,慢慢就發現不再玩那些花哨的東西了,慢慢就實在了。
賣好車現在做供應鏈的服務,包括金融、倉儲、物流各種方面,還有交易服務,這些都是可以賺錢的,因為只要你幫助經銷商把效率提高了,他們就愿意付錢。
10月26日的發布會上,賣好車平臺上線了“秒車庫”服務,提出了“5000元、3分鐘、1臺車”的口號:在消費者提出指定的購車需求后,經銷商拿車只需要繳納5000元保證金,3分鐘時間就能完成找到車源、鎖定車輛、交易發貨等環節。
從C端交易轉變成金融服務三年之后,賣好車又回到了交易。只是其中的內涵已經完全不同。
秒車庫里的車源全部是賣好車金融墊資的,經銷商在結清尾款之前,這些車都會放在賣好車的倉庫里,入庫的時候賣好車會問經銷商:是否可以將車輛放到平臺上。
如果經銷商允許,這輛車就會被放到平臺上,所有的下游經銷商都可以通過賣好車買到這輛車。
賣好車不賺其中的差價,數據化的平臺,新的汽車流通方式提升了流通效率,降低了行業成本。
賣好車靠著汽車金融、物流、倉儲產品的粘性,把B2B交易給走通了,平臺目前已經擁有接近10萬的車源,服務了數萬家汽車經銷商。
李研珠自己提了一個“B2B3.0”的說法,里面講了幾個點。
1.必須深入了解行業。搭建一個平臺,讓賣家上傳車源,買家搜索車源,遠不能解決找車的問題。什么時間介入搜索,什么時間推送什么消息,買家需求如何精準的傳遞給賣家,并讓他們自己建立有效連接,這才是重點。
2.不做Player,更需要寡欲、有耐心。如果是平臺,就不要做平臺上玩家在做的事兒,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。可是當面對B2B,尤其是汽車流通行業的時候,里面的利益會熏得人睜不開眼,我們時刻告訴自己,盯著這個,平臺就喪失了價值,就把事情做小了。
3.對業務分段,拆解業務,不要指望單一業務解決問題。
賣好車現在產品的形態顯然在實踐B2B3.0的理論。
把電線拉好,把水管接好,是在新時代立于不敗之地的法門
在B端走得太快,想得太快,賣好車無意中破壞了B端原有的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潛規則。
然而,李研珠說他一點都不糾結:因為歷史的車輪就是這么碾過去的。以前馬老師經常教育我們的事情,告訴我們的話題就是,不用考慮他們,這件事情我們不做遲早會有人做,反正歷史的車輪這樣碾過去,它不變就要被軋死,就是這樣。
現在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從未有過的大變局:產品上會發生很大的變化,渠道、流通方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,銷售方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,人類用車的方式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。
銷售方式以前是賣,現在會逐步變成租,例如汽車分時租賃市場,不管是傳統車企,還是互聯網公司,都在爭相進入。為什么?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人們的消費心理在潛移默化之中,發生了改變。
李研珠說: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的變化,相當于從膠片相機變到數碼相機,這個變化是不可逆的,而且速度遠遠比普通人想的要快,肯定會這樣。現在,我覺得人類告別內燃機就差了一塊電池,這個電池要么解決電池容量的問題,要么解決快速充換電的問題,只要這個問題解決掉,人類還用什么內燃機?
從整個能源的角度上來說,常見的汽車內燃機,其中汽油機的效率是30%,柴油機更高35%到40%,可見有60%多的能量都是被浪費掉的。而汽車如果采用的是電池,那它的能量使用率便可以達到90%多。這個地球需要什么?應該是把消耗石油跟煤炭這件事情變成電能,儲存在電池里再消耗,這樣效率更高。
目前,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并不高,但增速卻是傳統汽車的好幾倍。代表未來的這塊“地”,終歸是兵家必爭。
李研珠打了一個比方:如果手機上裝有汽車之家,去找車的品牌列表,近半年長度增了兩倍,出現了很多你聽都沒聽說過的牌子,像凱翼,我都想不起來那種名字。
各種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出現在市場,導致了一場大混戰。
傳統車企在尋求著轉型,李研珠說:北汽新能源有7個品牌在做新能源車,已經完全分散掉了,新型的主機廠大量出現。你說他們會贏嗎,不一定會贏,但是市場一定會被搞亂。
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占有公共資源的商品,在運行的過程中使用的是公共道路,這意味著政府必須進行管理。此外,汽車的銷售和手機不一樣,不是快遞一個包裹到家那么簡單,還需要落地服務,而這便是經銷商存在的意義。
李研珠說:不管經銷商是在競銷還是在租還還是在干嗎,隨便,但是總要有人做服務,而賣好車就是去服務面向未來的這群人。
這世界變化太快,來不及等你看清,市場便早已經重新洗牌完畢。在這種不確定性之中,作為一家企業,最有效的東西是什么?
賣好車李研珠說:你修路,你把電線拉好,把水管接好,總要用的對不對,水電煤總要用的,別管它是誰的,先把這個做好。做好基礎設施建設,剩下的就是靜靜地等待新時代的到來。
專業網站、小程序開發
聯系電話:133 0231 9089 王小姐